🧹【风蓝技术组】当我们谈论风蓝官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文:本子 这篇文章送给一切关注过风蓝官网,关注过技术组,以及一切对技术抱有浪漫的人。送给活动组织部技术相关的同学,未来可能的技术组,以及一切正在阅读的风蓝群友。里面有一点点技术,一点点担忧,一点点提议,以及一点点感慨。

2022年时任社长来告诉我,我该选一个人来接一下活动直播和录制的班,我想了一下,我和朋友负责了这一年的两次活动直播和录制,搞研究出了一些新玩法,也接过了官网搭建了一些旨在作为公用的服务。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哦,好像技术组这两年只有我一个人。2021年我初入风蓝的时候在技术组呆了一年都没有等到群里讲几句话,但是没想到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于是在2023年9月,这个我已经毕业的时点,我分析了技术组的整个现状,和大家讨论将技术组与活动组织部合并,以求在活动过程中的沟通更加紧密,不至于组群里天天没人说话。也是自然地,我们对技术组的所有职能进行了梳理。与活动强相关的音控,直播和录制都很自然地找到了它的位置,但是最后一个总是我理不顺的,那就是风蓝官网。

意义之意义

这里的风蓝官网指的其实是官网本身以及其余诸如弹幕墙一类附属服务。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可能还是要简单对这几个网站做一些介绍。

官网

网址:aoikaze.moe
风蓝官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3年7月24日,我也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一切梦开始的地方。这个网站与其说是官网,不如说是活动记录,在博客流行的那个年代,风蓝有了自己的小赛博活动室。更新最频繁的那个时代一直持续到2016年,“日在风蓝”这个节目包含了风蓝几乎所有核心小组的每周成果,共70余期。然而在2016年之后,官网的更新频率明显下降,在2018年之后几乎断更,2021年某个时点后更是收到攻击无法访问,在2022年被重新接手后才重新恢复比较低频的更新。显然大家其实更喜欢使用熟悉的平台,B站专栏和QQ群公告(甚至是空间)都要比官网更加有曝光度。

弹幕墙

借用官网同名文章的段落:
弹幕墙是风蓝技术组于 2013 年开发的实时弹幕系统,用于大型活动的现场,使观众能够通过微信或手机网页的方式发送滚动弹幕到现场的大屏幕上,增强互动效果。
弹幕墙同样是风蓝的早期产物,在14年左右的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我在翻到这个页面之后久久不能释怀,于是重新翻出来在这两年的活动里实装(详见当时的公告)。由于风蓝的程序已经停止更新,现在使用的是清华tuna协会成员开发的Comment9,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Telegram、网页发送弹幕,或者单向同步B站直播间的实时弹幕。弹幕墙的矛盾在于,一方面,弹幕墙的部署和维护都需要很多摸索出来的知识;另一方面,弹幕墙又确确实实增加了两大活动的展示效果,二次元氛围就是需要满屏满屏的弹幕!

风蓝网盘

风蓝网盘倒是个新东西。我在接手官网后对所有文章进行了梳理,因此发现很多由于优酷没落(?)而丢失的视频,也发现了一些往年大型活动的录播。作为一个史官我自然是对历史的遗失感到痛心,所以从各处搜集了往年嘉年华以及萌歌会的录播和一些零零散散的视频建立了这么个网站,希望大家在找自己出场的某一次演出时可以不空手而归。网站基于alist,所以可以很方便地把数据存在OneDrive、百度网盘和其他各大服务商然后启用负载均衡来确保不会有数据意外丢掉。
但是我总会想,如果把所有的视频都传到B站官号(考虑到大家好像对原片的需求没有那么大),这些数据会不会比现在更加易得?网盘只有零零散散的需求是不是也是因为大家不知道这样东西的存在&网站本身相对陌生?
 
可以看出这几个项目的内在逻辑都是一种考古,一种对历史的留存或者是对好时代(?)的怀恋,而不涉及一些实际上真的有社员迫切需要,或者对于社团运营是刚需的东西。
所以最终的问题其实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中心化的网络环境,大家只倾向去接触几个有限的信息平台。如果不是没有替代品可选,也不太需要具有宣传性质的活动展示,我们为什么需要费心费力去维护一个可能不会有人看的网站?
群友说这是大号赛博手办,我乐不可支。或许对于官网而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存在的意义。

风蓝官网的机会负担

非常明确的是技术组在官网方面几乎完全依赖人,要跑明白风蓝在服务器上的程序比其他工作难几乎几倍。你需要很多前置知识才能理解每次网站挂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如何往成品项目上面加功能,以及网站设置里面那堆名词到底是什么,而你完全无法寄期待于每年都会有一个能够把这些全部搞明白的人出现。
我一直坚信我只是碰巧在需要交接的时候出现,并且之前一直做的恰好是Web服务运维以及音视频方面工作。在技术组没有下一批热情极高且人生轨迹中有技术学习这一环的成员之前,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可以在最低成本下就可以进行维护的系统。
与此同时,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但是风蓝官网好像没有在进步。风蓝官网现在使用的 Wordpress 作为一个现在仍然有众多个人和团体使用的内容管理系统的确有诸多益处。然而,它在服务器间的迁移极为困难(如果手动迁移涉及大量需要SQL基础的数据库改动),加上网站的访问速度需要特殊优化,一年一轮换的交接显得完全不现实。
同时,其他的服务诸如风蓝网盘或者弹幕墙,要么涉及到数据迁移问题,要么需要一个专门的服务器来运行,这又增加了代际交接的难度和维护成本。至少在我的判断中,“维护这些服务所能带来的收益”和“让学生课余时间以任务的方式学习维护方法的成本”已经处在无法平衡的阶段了。

拥抱PaaS、拥抱无服务器、拥抱现状和未来

在我们前述内容的基础上,其实要解决的问题很清晰:一是要降低学习成本,二是要降低维护成本,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力上。我在这两个问题之下思考了很长时间,之后写下的东西可能无法给出一个很完美的答案,但是我认为有一些发展方向是可以被参考的。
运营一个物理服务器的成本实在是太高,那么如果我们继续向用户端探索呢?直接租用服务器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概念,而诸如弹幕墙和网盘的运行已经完全可以容器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只关注应用级别的服务而忽略操作系统、基础服务这些不必要的内容,寻找直接提供容器托管的平台,这是平台即服务(PaaS)的概念。微软免费的学生计划有10个容器应用的配额,完全可以覆盖需求。
而对于官网本身,Wordpress的好处就是信息发布和管理处在同一个系统内,但是这也造就了它臃肿的坏处。我认为风蓝所有的成文记录都应该易于编辑(编辑器要好用好上手)、易于查看与易于转移(至少要可以方便地存档)。我的第一个念头是Hexo与Hugo一类的静态博客,但是这类博客系统无法像Wordpress一样实时更新,且编辑本身并非所见即所得而是需要特殊的Markdown编辑器,每次文章更新都需要从项目代码级别增加文件也不利于普通社员的投稿。Markdown也会有它本身产生的图片存储问题,本地存储会产生许多文件,图床又要考虑自建的成本或者公用图床的稳定性。在多次选型摇摆后,我把目光投向了无服务器。
无服务器的概念相信很多地方已经有详细的介绍了,就结果而言,无服务器计算可以让我们在托管静态页面时通过一些简单的代码来获取实时更新的内容。这就允许官网仅作展示,而将内容编辑转移至所有人都更加熟悉的平台上来——比如Notion。我之前也一直在思考,如果风蓝的运营需要一定传承下来的管理经验,究竟哪里适合保存。QQ群需要每代转发文件,之前尝试过自建服务但是又回到了与机会负担同样的问题。那么,将这些所有文档类、文章类的数据放到本身使用哲学就是all in one的产品中,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呢?就官网本身而言,基于Notion的静态博客也不在少数,就算博客系统本身停止维护,基于Notion的整个文本也可以随时导出(至少可以导出位静态html)。可能唯一的可惜之处就是每次更换大框架都没法在下一个框架下聚合所有文章,但我认为这种阶段性的归档或许也是一些合理的发展节点。
这些所有举措基本上推翻了之前所建立的大部分事物,但是我仍然坚信在如此的现状之下,需要有一些时代的遗留被日益更新的技术优化。纵然历史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不必也不能拖着历史的包袱一直向前走。一些旧的、不再被关注的事物,既然能够被妥善存档并且放在一个相对安全,也相对易于保管的地方(当前两次官网存档都托管在GitHub上),那就让它仅仅成为我们叙旧时的谈资吧。风蓝现阶段的所有人所组成的风蓝动漫社,这样的风蓝所构筑的未来,才是我们应当关心的。我作为前辈的工作,就是将老的物件妥善保管,然后为新的情形开辟全新的道路。

后记

所以你看,当我们在谈论风蓝官网时,我们其实谈论的从来都不是官网本身。
技术组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这有人的因素,也有事的因素。不是在挑剔什么,也不是在标榜什么,可能只是抱着 Trying to do better 的心态去复盘。从技术组2013年左右的充分活跃,到2016年左右的逐渐平静,到2018年往后的完全边缘化,再到2023年的与活动组织部合并,终究都是时代决定的,我们不会说一定要去超越现实条件去实现某些东西,只是必要的是充分分析每个时代的情况,并且做出最好的选择。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感觉有什么东西放下了,现在想想可能是对老技术组的执念。实际上目前整个技术组相关事项的最高标准也都是在这个执念之上的。技术组可能更多的是对那个辉煌时代的纪念,一个容纳好奇心的窗口,以及一片容许折腾的土壤,风蓝官网亦然。
这可能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技术组的名义发文。技术组存在过,未来也可能继续存在。这无关组织架构的分割与融合,只是希望大家能记住那些我们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所记录下的美好,我们为了更酷的效果到底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Loading...

© 风蓝动漫社 2013-2025